策展手記

時間差

最近幾天睡眠都亂了,昨晚還吃美拉脫寧才入睡,但今早六點多就又醒了,滿腦子展名如何推敲這件事。關於「展名」是現在在寫的一個企劃案的工作,這事情做下去,要不三個月收攤(沒有經費),要做,就是個一年長程計劃。做展覽感覺人老的很快,不是累的原因,而是一種心境上的轉變和精神上的與漫長的時間陣線為伍,一個計劃差不多前前後後加起來少說也要半年一年,完成其中階段事項的時間單位不是幾小時,也不是幾天,通常要不幾星期,要不以「月」為單位,這中間是繁瑣不盡的來來回回思索、聯絡、協調、修正和似乎永無止境的行政事物。然而事情結束時,恍然一年半載也過了。


溫哥華那兒的人時間感更長,往往他們跟我談起什麼展演計劃,要不2006、2007,今年四月間我回去時,還沒有從台灣的火線時速中調整過來,聽到他們「很急迫、很緊急」時還頭皮跟著發麻,後來發現,啊?!他們在講2006年的事。啥?那我先回家睡覺去了。就是這樣不可思議。好像「時間地圖」那本書裡在分析的,一門關於(所有動物中唯有人類有的)「時間感知」的有趣學問。
因而,「時差」是個複雜的問題,不僅是從一地到另一地,將手上的錶調快或慢和生理習慣,它是建構生活整體感的一個無形的基準。所以,我說「老的快」,別人以「日」為單位面對事情,我以「月」或「年」來應付。不過我也已經逐漸習慣這樣的日子,一年好好完成一件事,應該也足夠。
說回「想展名」,我發現這幾天太過陷在自己的思考迴路裡,有那麼難嗎?怎麼想得頭都快爆了,想到最後自己都糊塗了。想到什麼就開始上網查相關資訊,越查越多越查越多,越來越難越來越難,好像狗在追自己的尾巴。
不過借此機會,也算好好去思索了一下「展覽如何命名」,比較了很多台灣和國外展覽的名稱及它所傳達的意義的能力,的確是一門學問。

2 Comments on “時間差

  1. 姓名學嗎?可以去問算命或測字的,讓他們幫你想個大紅大紫的名字吧,搞不好還得了個台新一百獎ㄝ~呵呵~(我來蘆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