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覽評介

威尼斯雙年展的一些其他雜感

侯瀚如的<緊急區>是主題展中能量最大的一個子題展, 不過仔細想起來, 很可能是因為他所選的藝術家的作品幾乎是多媒體的關係: 聲音大, 影像多, 聲音影像的變化和流動速率快. 相較於其他”安靜”的繪畫與裝置, 自然就顯得很突出. 這種特質是和當下工商都會生活的步調比較相似, 因此觀者似乎也比較容易理解. 也或者, 吵雜一點比較能掩蓋在場觀者的焦慮, 因為在他的場子中, 會有種錯覺, 好像這樣才真的”看”到什麼, “聽”到什麼. 事後回想起來, 這多少有點障眼法. 我其實不是要批評他的做法, 而是感受問題. 昨天, 我聽一張八十年代末的搖滾專輯, 岔異地發現, 當時音樂所使用的”音量”, 和現在比來, 真是算”安靜”得多了, 可是那樣的音量在當時聽來, 卻已是又吵又有爆發力的聲音. 不知不覺中, 我們的感官對音量影像的需求越來越大且急迫, 90年代之後的音樂錄製音量越來越大, 而我們卻也就這樣習以為常, 藝術表現也未嘗不是如此. 直到有一天有了比較, 才發現感官竟如此被過度的刺激所麻庳.
沒有足夠的刺激, 便無法激起什麼反應. 也許並不全然是展覽”好”與”不好”的問題. 很明顯的, 最受討論的展覽是<緊急區>, 因為它五顏六色又聲量大, 簡直像逛夜市一樣. 另一個是<烏托邦驛站>因為有一百六十位藝術家在其中. 評論要不很喜歡要不很討厭. 總之是能立即引起”反應”. 因此對其他的個別展來說, 或多或少有點不公平, 他們也許只是”相形失色”—不夠吵不夠花俏, 不見得差. 但相信在威尼斯那幾天, 也沒什麼人有耐性再慢慢咀嚼和欣賞就是了. 要比餘韻的話, <日日改變>這個只有六位藝術家, 其中有五位來自墨西哥, 連策展人也來自墨西哥的”小的不像話展”(恐怕也最不起眼)倒是常在回憶中出現, 然而並不是腦海裡具體出現哪一件作品, 而是那種氛圍, 被群眾不小心就遺棄,爹不疼娘不愛的氛圍(偏偏它又在<烏托邦驛站>旁邊). 另一個給我類似感受的是<求生組織>, 相較於<緊急區>的華麗, 它給人一種第三世界中更真實的落後,安靜, 陰鬱感. 就像阿賓南策劃的<泰國館>, 它們著實也讓我們看到某些隱藏的事實和真相.
對於<烏托邦驛站>,我忍不住想用”粗暴”兩個字來形容策展人的策劃及呈現方式. 一百多位藝術家的”作品”(?)被集體擺置散放或貼在牆上, 觀展經驗也同時是被粗暴地對待. 我並不覺得三位策展人有先尊重其他人, 他們只想完成自己腦中的想法, 如此而已. 或許看到這最後一展, 我早已昏頭, 情緒不對.
至於其他展區, 我只能說, 零星記得一些印象深刻的作品, 但更折磨的是要想辦法把那些爛作品給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