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覽評介, 藝術家

〈赤裸人〉展覽作品介紹三篇

幫〈赤裸人〉導覽手冊寫了三篇作品介紹。這個導覽手冊做得頗為用心,對觀賞展覽有很大的幫助。共有22組藝術家、27件作品。

克萊門斯.馮.維登意 (Clemens von WEDEMEYER)
【大買賣、大買賣的製作】(Big Business & The Making of Big Business)

德國藝術家馮.維登意的影片〈大買賣〉和〈大買賣的製作 〉完成於2002年,〈大買賣〉是以1929年著名的美國喜劇演員勞萊與哈台(Laurel and Hardy)所演的同名影片為藍本重新拍攝。影片內容為兩位推銷員在夏天上門向顧客推銷聖誕樹,因為遭到拒絕而引發了爭端和一連串報復性的破壞舉動,影片最後推銷員搗毀了顧客的房子、庭院和屋內的鋼琴,而顧客也憤而將他們的車子分屍解體。 就像早年勞萊與哈台演出的喜劇效果,影片中的屋舍場景、車子都如同舞台上的道具般,它們的「反逼真感」使觀者時時意識到是自己正在觀看的是一部重構/虛構的影片。


〈大買賣的製作〉則是關於〈大買賣〉這部影片的製作過程,它紀錄了拍片的經過,也同時揭露〈大買賣〉幕後的拍攝背景:所有演員都是來自德國華德翰(Waldheim)一座監獄裡的犯人。影片以口白、演員自述、和典獄長的談話道出拍攝〈大買賣〉的溝通協調過程,它另一方面也同時陳述平行發生於監獄─這個封閉和受監控的空間中的人、事、物的現實狀態。經由攝影工作人員進入這座中世紀古堡改建而成的監獄中拍攝,觀者因此得以一窺這被驅隔於一般生活世界「之外」,多半存於概念和想像的神秘禁地。
〈大買賣〉和〈大買賣的製作〉在虛構/劇情、真實/紀錄之間提供了多層次的交互辯證與反思。觀者從〈大買賣的製作〉中得知〈大買賣〉影片的屋舍場景其實是由這一群犯人/演員自己所搭建,屋舍的搭建與搗毀又對應了囚犯的勞役─他們的例行工作是搭建模型屋舍,完成後再將之拆除。其中典獄長陳述囚犯的生活作息方式和允許「製作」(拍攝)〈大買賣〉的理由,例如讓犯人更智性地參與例行勞動、有助於公共關係…等 。這部紀錄片帶出了監獄裡的部份現實情況,而觀者的焦點也因而由「劇情」逐漸轉移至不為常人所知的監禁生活,在劇情和現實狀態之間,部份虛構又與部份真實相互混融和影射。
透過鏡頭,馮.維登意將囚犯的生活重構,將它自監獄的內部帶到外面(一般人的生活世界),也同時把它帶進虛構的影片中。它不單只是紀錄拍攝〈大買賣〉的經過,也指涉了「製作」(The Making of)的另一層意涵─後設性地與「紀錄」和「真實」之間產生辯証,隱誨地質疑呈現客觀真實的可能性。片尾的旁白陳述:「所有關於監獄的影片都是虛構的,這部影片也不例外。它也是諸多成見的混合。」(But all films about prison are false, and this film is no exception. The film is also a mishmash of preconceptions.)在口白、訪談和劇情的交錯呼應中,最終觀者也會逐步洞悉這部「紀錄片」其實同時解構了「紀錄」,並突顯著「再現真實」這個本質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