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覽評介

心靈的再造之境

HungTonglu.jpg洪東祿作品:涅盤(局部)
王嘉驥策劃的「造境—科技年代的影像詩學」(2003.10.11~12.28 鳳甲美術館)一展,其展覽內容與概念,可以看作是自九十年代末以來,台灣當代藝術中運用科技媒材創作之探討的推進與再嘗試,其中所含括的,不僅是台灣特定的時空底下,科技媒材運用的切面觀察,內容還包括了其演進之中,創作者如何以新媒材處理當下所面臨的觀念轉變、時代價值觀,甚至以此再作為深入傳媒時代藝術文化社會學面向的討論。
WuchiTsung.jpg吳季璁作品:鐵絲網
科技媒材在創作中的使用,一般以攝影術及攝影影像的介入藝術發展為探討起點,而在這檔展出中,僅管仍以這個發展脈絡為前提繼續討論「影像」,但在展覽中,「影像」已經從攝影範疇跨出並擴展連結至數位媒材、多媒體裝置和機械裝置。
從機械時代到傳媒時代對複製、再現及虛擬這些議題的延續討論,王嘉驥以中國傳統美學的角度切入,並以「造境」一詞取代「擬像」(simulation,亦為此展的英文名稱)。在東西方的美學思維之間,的確有一微妙的銜接點突顯了外在「視像」產生和內在「心像」彼此之間的交集,亦即媒材與創造之間關係的再討論。


在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談的「擬像」中,那「失落了本源之『真實』的拷貝」,以及東西方古典美學傳統中仍然具有二分觀念的「真實/再現」之議題,王嘉驥以「造境」觀點,來重構數位時代裡創作的獨特性—如何以複製、再現或虛擬為工具,透過藝術家的巧思讓具有時代性的創作「靈光」重現。在策展論述之中,王嘉驥開宗明義便說明:

『造境』一詞取自傳統美學,尤其是中國古代山水繪畫創作極為核心的一種形象思維。如何透過藝術形象造出可以使人流連、使人驚奇、使人欣賞的詩意境界,這是傳統山水繪畫的特色之一。二十一世紀的影像時代,藝術家如何利用影像進行『造境』的工程,擬造出如幻似真的藝術美感或詩意境界,這是<造境>策劃展希望呈現的。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論之「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靈光的衰退,亦可成為這檔展覽中再被延續討論的基底架構,並延伸出不同的觀察方式。取自中國美學的「造境」一詞,似也有為靈光之消逝再度以形而上的觀點(而非其媒材複製特性)切入翻案或重新看待,而這仍然是一門日久彌新的議題。
Wangyahui.jpg王雅慧作品:一個人的房間
台灣當代藝術在討論影像發展方面,學者林志明所寫的「攝影影像與台灣當代藝術」(參閱典藏<今藝術>2002九月號)一文中,概述並歸納了台灣當代藝術中攝影影像的發展,而1999年由吳嘉寶所策劃的「從觀看到解讀—台灣現代影像藝術展 1990-1999」一展,初步探索了90年代以來的十年之間影像藝術在台灣發展的部份景觀,後來陸續不斷有以攝影影像為主題的展覽,「影像」議題今日顯然是當代藝術中的一門顯學。至<造境>一展,不僅在時間脈絡上有延續性,觀察也由攝影擴大至泛科技媒材影像創造(無論是高科技或低科技),而它們之間的共同核心—即時代性媒材、影像與藝術觀念之間的獨特關係如何被反映出來。
策展聲明點出了主要題旨:以科技媒材為載體,藝術家如何從中「造境」以傳達獨一無二的觀念與意境,那被王嘉驥稱之為「影像詩學」。因此它所談的不再只是技術發展對藝術創造方式和美學規範所帶來的衝擊或扭轉,另一方面實則著重心靈的創造工程。因此,這檔展覽雖帶有科技之於藝術創作型態的探討,但其實是更傾向關注如何透過新媒材表達出「新感知」的各種可能性。
因此,<造境>是一檔關於「視覺感知」與「心靈感知」的展覽。參展的六位創作者,如吳季璁的<鐵絲網>以自製的機械裝置,將平凡無奇的鐵絲網投影至牆上,在不斷的模糊與失焦變化中,挑戰了人對視覺真相的既有認知,及擴展出「心像」的想像空間;王雅慧<一個人的房間>則以再現手法,先製作了一個房間的縮小模型,再透過同步投影,在牆上投射出這間房間如真實呎吋般的影像,最後,房間模型在動力機械的輔助下,空間的六個面(牆、天花板與地板)開始逐漸旋轉、分離,觀者直接感受它一層層破解了概念上或視網膜上所認知之真實。真實和幻像的遊戲,到了洪東祿的作品<涅盤>,則更抽象地進入了意識層面,透過虛擬的方式,試圖將感知或意識狀態形象化。對抽象感知的再現,在西方繪畫史中從浪漫主義、超現實主義至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等等,都深入探索過,而洪東祿則是以數位媒材嘗試呈現。林欣怡的<新物種>之中,融合了進化論與對未來世界的異想,以數位合成的方式代替了傳統工筆,織造出迷離眩目的生態景象。
超現實經驗在顧世勇的作品<輕,如何使自己更輕>和袁廣鳴的作品<漂浮>中,則有更哲思式的表現。顧世勇以錄影及合成方式以自己吹氣球、漂浮以及最終的爆炸為循環過程,以小宇宙隱喻大宇宙相似的生滅輪迴。袁廣鳴的錄影作品以船隻為喻,透過船隻在海水中翻動、旋轉漂流的意象表達深刻的生存狀態。
取自生活中的工具來創作,也側面反映了台灣當代藝術家對科技媒材的理解和運用程度,雖然它們的作品內容並不直接探討科技。這些創作者的心靈圖像透過了科技媒材而再現,它們所共同投射出的世界樣態,即此刻人們被「拋」入這個世界之後,各種心智活動下的再造之境。

37 Comments on “心靈的再造之境

  1. 這樣能算是策展嗎?就把幾個當紅的影像藝術工作者的作品集合起來,就叫策展的話,那任何一個常看藝術雜誌,知道最新訊息的人都可以策展了…(除了顧世勇之外,其他每一個人只要我想策一檔有關台灣影像藝術的展,我幾乎不會錯過這些名字)
    而且取名”造境”,說實話,只要有非真實的因素存在,哪個影像不是”造境”?
    不過,這裡要大大推薦一下王雅慧,她真是少見傑出的影像人才,作品的系統性(不管是物品掉落,牆縫或這一件)都很能看出她獨特的影像風格,比起她的作品,吳季聰的鐵絲網算是靈光乍閃,可遇而不可得之作.

  2. Juan:
    你提了一種思考的方式,那麼我嘗試用另一個角度切入,也許這樣能夠往下激盪思考.
    事實上策展做的事情就如你所說,並沒有太怎麼樣的不同.差別在於每個策劃者關注和研究的面向, 以及將作品和議題串連起來的功力和厚度.那將使展覽即使是同樣的藝術家同樣的作品,也能說不同的話.
    以我的觀點,我不介意看到同樣藝術家或同樣的作品(老實說,其實我覺得好作品能曝光的機會都太少, 有個迷思是:為什麼展過了就不能再展?這是策展人該思考的問題.也考驗策展人)有些作品在某一檔展出裡完全看不出所以然,但在另一檔展出裡,因為脈絡和論述的方式不同,就能產生能量.
    基本上,我覺得是一檔質和量上都算優質的展出.而你所提之所有藝術家都在造境,我很同意,也因此我的關注面向會放在:”不同的世代和時代, 藝術家所造之境有何不同? 新媒才可有產生新思考? 台灣的科技媒體運用目前處在什麼樣的階段”.這個展覽仍某程度反應出以上我所關切的問題.
    而你所提的疑問, 如果不從策展角度來想,而從整體藝術創作氛圍和現況來想,又會有不同的答案.

  3. goya講的讓我深思很久…的確沒錯,你上文所說基本上都很對,甚至你提出的關注面向我覺得由此展的脈絡看下來也是挺合理的,那到底我在不滿些什麼呢?
    其實只是很簡單,我覺得可以做的更好…打個比方說,王嘉驥的展就像台北101大樓的精品店街,有著最好品牌的最新服飾,很棒,在於吹著一股時尚的風氣.可是那不是我所要的,goya自己也提到,”因為脈絡和論述的不同,就能產生能量”,我在想,策展人在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難道就只有單純的以”媒材”作為脈絡的想法嗎?我所說大家都做得到的,也就是同樣都想到這件事.說實話,對於現在策展人用一種籠統而空洞的概念包覆作品群的做法我已經受夠了,我真覺得那不如就不要策展人了吧!在我因為觀看作品的新穎概念而感動不已的時候,我不希望還有個老態龍鍾的策展論述在拖累我,所以,我希望台灣的策展人都能加油,別輸給創作者了.

  4. Juan:
    我這裡寫的也許和你說的沒有太大關聯.想到有些事情很有趣.我這裡也不針對一檔展出而寫.
    策展的類型有很多種,有普查試的,有documentary方式,也有議題型的.目前我自己是對議題式的展覽最感興趣,目前這種策展多半傾向與文化研究結合,它要求了策展人對文化研究方面的涉獵或敏感度.
    我也發現每個策展人有的能力都不一樣,題外話,昨天我和一個朋友見面,他有超能力,他講一些趨鬼顯神跡的故事(可轉往blog.twblog.net/jeph這台看他的故事當娛樂),他講到其實每一個有超能力的牧師所受的恩賜都不同,有的人趨鬼很行,治病不太行,有人能治病又能看到未來,有人不行.也就是說每個人所擁有的power都不一樣,但他們都是牧師. 我覺得策展很像這樣.
    展覽我喜歡看作品之間能量的激盪力,那會使視覺感受增強超乎文字和議題之外.就像爵士樂手Jam的能力.是比較身體和直覺的.再來是切題.有些展覽能做到「切題」,但比較缺乏切題之外的樂趣.那當然不用說,有些展覽既不切題也沒有什麼想像空間.
    策展和創作其實處理的事情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我倒是不會去想說策展人輸不輸給創作者這樣的問題,如果他們二者可以彼此激盪和共增能量,就會很powerful,如果是比賽敏感度或誰比較先覺知到什麼,那麼展覽會被削弱.我只有那麼一百零一次策展經驗,也因此我也不足以去批評什麼,但如果要我以策展立場來說,我的信念是策展人應該要做的事情是去提升整體議題之深度和將作品所包藏之能量盡可能地放射出來.
    但若以評論者的角度,我關注的問題我之前都已經寫出了.評論需要的是一些客觀的焦點來談,才會產生實質意義.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也許其他評者不這麼想.

  5. >>我在想,策展人在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難道就只有單純的以”媒材”作為脈絡的想法嗎?
    不夠high嗎.. ^______^y

  6. HI!
    我是吳季璁 友人告知這裡的討論有提到我的作品
    關於juanliu所言 我有兩點想回應的
    第一 被譽為”可遇而不可得之作”
    這在中國的繪畫評等裡 要算是”神品”了 真是愧不敢當
    但還是要感謝juan對在下作品的讚譽有加
    第二 “靈光乍閃”一辭 隱喻著一閃即逝 僥倖卻無以為繼
    真是觀察入微 大膽假設 我也頗有同感
    尤其我與juan非親非故 卻對我的創作發展如此憂慮
    關切之情溢於言詞 令人動容
    一定心懷感恩 痛定思痛 看能不能再僥倖幾次

  7. Juanliu您好
    很高興認識你……..透過一個….特別的方式!
    請別放在心上 我只是在網站上看到 覺得挺有趣
    然後想出聲調侃你一下而已…..
    不過最近倒真的在思索這件作品甚至整年對我個人的諸多影響
    放在整個創作和生命的歷程中
    還不知究竟是好是壞 哈
    對於台灣現今的創作狀況
    其實我還滿樂觀的 也許是大部分接觸到的創作者
    都還頗有熱情和專注對於自己所關注的東西
    某種紛亂 不穩定 和淺根化的表象
    也許是其他外在因素所塑造
    包括媒體的偏好 導向 市場的消費需求 官方政策等等
    (當然不是指藝術市場的實質買賣 現在不大容易了…..)
    其實是個頗複雜的情況 整個環境所驅使
    好比近來流行的節慶式 甚至有點綜藝式的大型展覽
    對年輕創作者的大量挖掘固然很好
    但是快速消費掉藝術家 和揮霍浪費掉資源
    才真正叫人憂心
    許多檯面上的閃閃爍爍
    可能並不僅是創作者的問題而已……..
    先聊到這 也許回到板上 大家可以一同討論
    nice to meet you
    吳季璁
    20031211

  8. 季璁你好:
    二位認識之後也歡迎多討論啊..
    >>對年輕創作者的大量挖掘固然很好
    >>但是快速消費掉藝術家 和揮霍浪費掉資源
    >>才真正叫人憂心
    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憂心之外,能不能有什麼做法是我常常在想的.之前Juan也提到展覽中藝術家名單老是重覆出現的問題,這種情況一方面被解讀成潮流(所謂的紅牌藝術家囉),但如果反過來想,策劃者如果清楚這個現象,也理解藝術被消費掉的速度有多快,那麼當他在做策劃時,可能就是一種策略,而不單單只是追逐潮流或不追逐潮流. 這用意圖和思考的深度應該都能從策展理念中讀得出來.
    在這個大環境中每個人的角色都不一樣,保持自覺是第一步,接下來就看各領域裡大家如何實踐和發揮了…
    也許希望下次有機會和季璁多聊聊

  9. goya你好
    很抱歉這幾天在忙研究所甄試
    現在才上版回應
    前面所討論到關於展覽 策展的問題
    若拉到整個大的藝術市場的運作來看 也許會更有趣
    一個策展人扮演的角色 對於作品和相關的研究
    應該只是一小部分 當然也是極其基本而關鍵的部分
    但更重要的 除了挑選一顆好石頭 還要站對位置 看準角度
    對一片平靜水面 狠狠擲出 看它能彈多少下 彈的多遠
    激盪出多廣闊而美麗的漣漪 產生效應 因起話題
    他該是潮流的觀察者和發聲者
    像藝術家名單老是重複 我覺得並不是太大問題
    更慘的是 都一直曝光了 卻好像沒達到聚焦效果
    產生話題 塑造明星 引起討論 真是慘……..
    很多人每天看 阿扁 連戰 宋楚瑜 胡說八道
    雖然無聊透頂 還是樂此不疲
    但仔細想想 姑且不論修憲 公投的好壞 紛紛擾擾中
    也許確實能引起討論和思考 不過是有點太over掉了
    台灣人可能真是政治狂熱 也可能是操作策略得宜  
    當代藝術本來就有著強烈的流行色彩
    沒有必然的好壞 只是一種機制的模式罷了
    重要的還是機制能夠活絡順暢的運作
    真能為文化累積下什麼………….
      
    發現自己講話還滿囉唆 廢話也不少
    goya不介意的話 希望有機會一起聊聊
    吳季璁
    20031216
       

  10. >>前面所討論到關於展覽 策展的問題
    >>若拉到整個大的藝術市場的運作來看 也許會更有趣
    >>一個策展人扮演的角色 對於作品和相關的研究
    >>應該只是一小部分 當然也是極其基本而關鍵的部分
    >>但更重要的 除了挑選一顆好石頭 還要站對位置 看準角度
    >>對一片平靜水面 狠狠擲出 看它能彈多少下 彈的多遠
    >>激盪出多廣闊而美麗的漣漪 產生效應 因起話題
    >>他該是潮流的觀察者和發聲者
    季璁寫到的這個問題讓我想到策展人的訓練問題.目前我碰到且比較有深入聊過的策展人中,好像只有一位是所謂”策展學”科班出身的–長征基金會的盧杰.在一次聊天中,我大致上問了他幾個策展的問題,我還滿喜歡他的說法—一種比較來自文化研究系統的概念—“所謂策展人,他所處理的內容應該是關乎『視覺文化(visual culture)以及其與整個廣大文化文本之間的相互脈絡關係』”。他比較強調的面向是”批判性”,並以展覽為行動.由英國Goldsmiths訓練出來的人持這種精神和立場是完全可以理解.
    此外因為工作關係碰到很多策展人,大底有幾種背景:1.體制出來的.台灣有些策展人屬於這種路線像石瑞仁,張元茜等人出身北美館然後成為獨立策展人.2.學術界的如一些學成歸國的學者開始策展,3.藝術家策展人 4.阿哩不達策展:像我這種不小心策到的一展策展人……5.最近發現的:哲學家思想家開始策展.
    想想也是,在這麼多不同的背景之中他們各別如何去掌握如你所說”對一片平靜水面 狠狠擲出 看它能彈多少下 彈的多遠”?他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和專業背景應該好好的去理解,台灣有開過一兩次大型的策展人研討會,談的還多只是現象和個案(以我遙遠的印象和記憶中),比較沒有從如何去樹立這個制度與專業性去談,於是似乎到今天,策展”位置”在台灣好像還很虛浮而且神秘.(也不知道在神秘什麼…呵)
    說到其中潮流或市場面向的話,我倒覺得策展人不如去看看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書,也是有助於真正要市場就要有宏大的視野去”市場”到底,建立潮流的敏銳度, 因為若真要談”潮流性”,其實很多從西方看來再仿效著做的都已經是二輪了…

  11. 想提一位我頗欣賞 敬佩的前輩
    是我所知的相關學者中 最接近一個理想典型的人物
    中國大陸的評論家 策展人

  12. 季璁:
    我在1998年時有聽過栗憲庭的演講.主要也是講一些策展概念和方式.我想他已經是中國策展人中某一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了,對於推動北京前衛藝術從地下狀態進入主流有很大的功勞,我也只是零星地看過一些文章,有一本曾經在誠品有進的”中國前衛藝術”(紅色一大本,牛津大學出版社出,有繁體版)敘述了80至9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的發展狀況.是一個整體氛圍的介紹.每一個時期有一種需求和典型,有些人在那些時刻所做的事情,是往後發展的雛型和基礎,我想栗憲庭扮演著這種角色.

  13. 喔,季璁問的是,”印象如何”?呵呵,如果是那次聽演講的感覺,覺得他滿踏實,廖文一直都跟他在一起…好像看到他就會看到她…呵呵(我這個已經是古老記憶了,現在都沒注意到他們的動向)

  14. 我來插個話
    栗憲庭曾經到我們學校客座
    栗老師人很幽默
    上課也上的很精采
    你會恍然大悟的發現
    世界藝術史還有你不知道的另一半
    大陸藝術家都叫他”老栗”
    我學姊有幸當他的指導生
    還常到他大陸的家作客
    最近他比較常參與大概都是北京七九八廠的一些活動
    七九八廠是類似台灣華山的一個閒置空間
    但是更大
    是最近大陸藝術圈非常紅的一個當代藝術集中地
    他還是持續有在策展

  15. 關於策展我也想回應一下
    goya用了背景來區分策展人
    我也想以我自己的方式來區分策展人
    我覺得策展人其實就像導演
    藝術家就像演員
    在導演的掌握下將演員的表現發揮極致
    但是好的導演不只一種
    我這裡把他們分為三種
    1.類型定位型導演(策展人)
    算是最強的一種,比如星際大戰的喬治魯卡斯
    或是教父的馬丁史科西斯
    他們為科幻片與黑幫電影豎立典型
    這是非常困難的
    就像策展人替時代潮流提出說法定位一樣
    栗憲庭大致屬於這一種策展人
    2.風格型導演 (策展人)
    很容易可以舉出的導演像阿莫多瓦,蔡明亮與王家衛
    他們不一定拍某種類型的片子
    卻在片子中一定可以看出他們的風格
    這樣的策展人很少
    但卻是我最期待的一種
    3感官型導演(策展人)
    以觀眾口味,流行文化為依歸的導演
    簡單舉例像是拍世界末日與珍珠港的馬可貝
    現在這種策展人最多
    與其說是眼界不夠
    不如說在台灣這種短線操作式的藝術環境
    這是最合理的發展結果

  16. 七九八廠真有趣的樣子
    最近無聊翻起”不再有好女孩了”
    覺得廖雯真是幸運
    老栗同行加上別人幫忙錄音翻譯
    咿咿呀呀就是一本書哩

  17. 老栗前一陣子的策展
    有台灣藝術家石晉華的”走鉛筆的人”喔!
    http://hk.cl2000.com/?/guard/idea/nzybc/wen10.shtml
    感覺上juan提的”2.風格型導演” 比較像是收藏家
    (希望台灣也會誕生像古根漢 沙奇之類的超級藏家)
    想想 他們其實也是廣義的策展人
    只是文字變成金錢 權力的來源並不相同
    但其實還蠻像的……..
    前年暑假 因緣際會
    跟東海的考察團去北京訪問
    接觸到不少北京的藝術家 策展人
    其中一段老栗的訪談 讓我印象超深刻
    他說到對中國文化發展的憂慮
    誠摯動人 眼框滾動著淚水
    瘦小的身軀 彷彿突然在眼前膨脹
    化身為任重道遠的時代巨人 背後閃爍光芒
    超厲害~~~~~~~
    說到念珠筆觸那個展
    會放在諸多議題 方向之後處裡 當告別作
    感覺意味深遠 像是一個文化發展的預言
    也像是個人生命 藝術思考的最後補述 之類的
    聽的出來goya和lara都頂羨慕廖雯的嘛……

  18. Juan和季璁:
    策展工作之所以迷人就好像Juan說的,像導演一樣.以類型來談頗為有趣,然而依我這幾年似乎連走在路上跌倒,來扶起我的都可能是”策展人”(有一陣子我也不知道幹麻好像被策展人包圍),我也突然發現,策展其實是一個能實現很多年輕人的”想法”的方式,它同時讓年輕人與社會發生緊密的關係,在溫哥華,我碰到好多剛從美術系畢業的年輕人,他們策展都有模有樣的.而且被鼓勵.
    其實這裡我還想說一點關於獨立策展機制建立的感想,怕回得太長,我將它寫另一篇文章好了.
    展覽的類型和功能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都多得多,每個策展人扮演的角色都不太一樣.有一些讓我們印象很深的,通常是大型的或比較紅的策展人所策的,他們也會帶領潮流.因而我們也常忽略一些慣常的,地方性的,小型的,或討論主題不是那麼潮流性的展覽.策展人有時被蒙上一層頗為神秘的光環.光環不打緊,只要他有本領,更需要的是去理解這一套過程是入何被運作起來,它如何能被延續下去啟發更多人.
    Juan說的”玩類型”導演中,…這種導演的特質是”super smart”,超級聰明,你抓不住他的.我最心儀的這類型的導演是史丹立庫伯立克,拍2001太空漫遊,鬼店,發條橘子,奇愛博士的那個.光這幾部電影就全都不同類型,他一拍就成經典.如果有這樣的策展人,那真的也會是”奇葩”啊啊啊…
    不過我覺得季璁所談像栗憲庭這樣的策展人,更值得我們去觀察和學習的在於紮實的功夫,要很踏實地去建立自己的時代,屬於自己的發展的脈絡.像陳界仁常說的,我們如何去描述自己?以藝術家的立場,他想的是藝術的語言,以一個策展人和理論批評的立場,就是要建立自己的書寫和言說的脈絡.

  19. 題外話:
    值得高興的是 展覽再爛如CO2 還是不會掩蓋掉好作品

  20. 還想再發一下牢騷……
    CO2之前”走鉛筆的人”就是我聽說過且蠻期待的作品
    只是進入展場 看見駭人的空間規劃方式
    像靈堂墳場般 用以埋葬作品
    紀錄牆面的輸出 只能很無奈的掛在隨風飄揚的塑膠窗簾上
    基本的光線都不夠 在家看畫冊都清楚點…..
    當時按圖索驥 深怕遺漏任何一件作品
    但還是不幸在華山四連棟迷路了……..
    老栗可能是因為那展覽才相中這件作品 似乎總有些效應
    (也許他眼光好 不被表象遮蔽看見作品的精神之類的)
    但換個角度想 如果更用心的規劃展覽
    效應將不僅止於此
    不敢奢求給予作品更廣泛的詮釋角度
    但讓作品被”看見” 應是展覽最起碼的功能
    很奇怪 在YAHOO竟然找不大到CO2前衛文件展的資料
    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真是春夢了無痕 缺氧死去
    比較詳盡的大概就這篇了吧
    http://iwebs.edirect168.com/main/html/epots/97.shtml
    結語說的不錯:
    鼓勵新秀的廣度,也要測量其深度,展覽朝向小而精的百花齊放,或許是每個自許藝術家的創作者應有的深思熟慮。
    對了 這展有很多策展人
    說明了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一群和尚沒水喝

  21. 策展內容和執行面交互影響展出的品質.CO2展所反應的問題或許不只是內容的問題(其中也有不錯的作品),而是一個不很恰當的執行方式.策展學是一門應當建立專業和制度的學問,其實我很不希望看到國內策展停留在很草莽,各憑本事甚至相互湊合的階段. 國際雙年展舉辦了三屆, 我們究竟能從國際策展人身上學到什麼看到什麼?
    我真的滿期盼策展制度建立要有更透明和有效的方法學。國內還沒有策展學這門學科,然而這種需求已經很迫切,否則在談當代藝術的國際性時,又如何有基本的競爭實力?如果未來我還有可能去策展,希望的是將過程中學習到的有效方法(執行方法的量化方式甚至是性質的研究)記下來,作為未來想策展的人都能分享的架構和基本資源.(當然目前只是想想而已)
    我自己的感覺是有一套好的規劃步驟,展覽最起碼已經不會變成災難.
    這樣也才能有累積和進步,否則策展除了體制裡的,獨立策展似乎不能更有效地打開局面.雖然有些獨立策展人經驗豐富,也能處理大型的展覽,但更重要的是勿將這種歷程視為個人的光環,特別是在執行面,應該為國內建立一個更好的策展環境,這樣以後才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投入,環境才會真的健全.

  22. 頗贊成goya所言 將策展制度化為一學科
    只是連設立藝術行政研究所都是近幾年的事
    要透過笨重遲緩的體制運作
    進一步觸及策展的研究 恐怕還有得等
    不過台灣一般的搞法 也頂有趣
    由中小企業的自求多福式發展
    到學生寧可翹學校的課到補習班唸一樣的東西
    體制外的力量 好像一直是台灣發展的主力
    回到這個問題 也許透過評論研究的方式
    好比一個專欄特別談論策展的問題 以當下的展覽策劃為例
    策展人的策展筆記 其他評論家的分析批評
    (不過台灣這種隱惡揚善 相互捧場的習氣不改
    恐怕也難談出什麼深入的東西)
    累積基本的資料 和”煽動”對這議題的討論
    實務執行面上的問題 在這麼原始的時代
    恐怕要用原始的傳承方式—-師徒制
    也許展覽的組織架構上(尤其大型展覽)
    類似雙年展的雙策展人模式 只是用以傳承學習
    透過副策展人 策展助理之類的職位
    突發奇想 有沒有可能比造建築的處理方式
    如同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
    推行策展人和藝術行政相關人員的合作(提高其權責的範圍)
    搞不好還能從那吸收些人才……..
    其實胡思亂想 只是希望找到現行較可能的方式
    聽說CO4今年又要來了
    (感覺有點像921又要來 桃絲颱風又要來之類的)
    依舊是一群策展人 據說可能會邀請中國大陸或其他國家策展人一同合作 不知道展覽模式將如何調整
    其實這可以是策展研究的極佳範例
    所謂見賢思齊 見不賢….
    希望今年能是前者 別又是場災難
    最好有某種區分方式 誰策劃哪一區清清楚楚
    真要ㄍ一ㄠˇ才知道罵誰
    策展人們可能也會謹慎用心點
    goya提到之前的策展人會議 不知道哪裡找得到相關資料?

  23. 季璁: 謝謝你的這篇回應,雖然我們都不在我們討論的”體制內”,有點像半個局外人討論.但是能得知你的想法很有幫助,這些對環境的期許的聲音是有必要提出來的.
    98年策展人會議我有做紀錄,在CANS雜誌上,是幾月號的我要再去找找.(媽呀,晃眼已過五六年…)找到再告知.
    其中有幾點我下篇再回,今天我頭昏腦脹的程度就是腦袋一坨黏糊糊的米漿.不知是哪門子的兆頭.. >_

  24. 必須跟季璁說一下
    東海美研是有在訓練策展人的
    在林平老師的引導下
    目前研一藝術行政組的學生
    以系所內的學生作品為主
    自己設定主題策展
    除了練習基本藝術行政的工作內容之外
    對於論述寫作,場地規劃等策展人工作都有接觸
    而且這是以競賽方式進行評比
    勝出者才能實際製作一檔展覽
    林平老師也以自身的經驗從旁協助
    從實作中學習
    所以這是真的在傳遞實際的策展經驗
    也就是你所說的師徒制(我也幹過實習策展人或策展助理的職位)
    然而要將之訴諸文字
    其實國外在對於展示設計和展覽規劃都有專書了
    只是對於展覽概念的建構與策展態度方面著墨較少
    但因為我們談到策展很容易就往當代藝術的範圍去談
    在這個範圍內的專業因為時間還不長
    所以仍在摸索是理所當然的
    另外..黃海鳴老師說CO4會更好啦…

  25. 慚愧 慚愧 胡說八道 孤陋寡聞了
    竟然忘了東海的研究所
    和林平老師大雪山林場的重要策展
    其關懷並不僅止於刻板的藝術範疇
    相信這樣的結合會是個好的開始
    CO4目前聽到最好的消息是
    可能由各個策展人 專責一部分的策展
    相信作品的挑選 整理 和展出都會有更好的表現
    新的場地設定 是不是沒有美國文化中心?
    如果是的話真的是很可惜
    個人覺得那是上次最佳的展場了
    聽到比較讓人擔憂的是
    一位策展人”疑似”要找15位藝術家
    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無轉圜的餘地
    因為1策展人挑15個藝術家X7個策展人=105個藝術家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可能光人數就足以拖垮CO4…….
    題外話
    剛在翻一本佛洛伊德的畫冊
    媽的 真的是超強的
    看得我頭皮發麻 手腳發抖
    實在太感人了
    第一次發現繪畫作品即使透過了印刷
    那憾動人的力量依舊不減(真想看原作)
    無法超越的高度和敏銳度!!!
    真慶幸自己不是畫畫的……..

  26. 季璁&juan:
    其實師徒制不是不可行.也有它的好處.但是當然不希望還沒看到什麼成果就又突然發現山頭林立.所以其實重點是在一個制度的建立,實務上一定有它科學化的準則和量化研究的方法.我覺得策展實習制是必要的,因為有很多經驗是必須在實踐之中才能學習到.我倒是覺得學生自己要眼睛放亮點,碰到好的前輩就不要放過,盡量多跟著他.學生找老師,不是老師找學生.這樣也才能讓策展人更督促自己.
    希望Juan有機會分享一點實習策展的心得.有什麼專書的書目可以提供給我嗎?不知到在你系所上策展是一個獨立的課嗎?還是只是行政課程的一部份?
    岔題一下,有句廣告詞說:我是做了爸爸之後才學會當爸爸的.那我的笑話是,我是策過展之後才會拿水平儀的…哈哈.雖然沒有人規定策展人一定要會拿水平儀…(唔?這個例子舉來好像我很笨的樣子 阿算了沒關係)不過我的意思是透過實務,策展人的戰力可以顯現在很多方面,特別是應變的技巧.我也還在學習之中,但第一次幾個前輩教了我很多東西,這使我深有感觸,想著在國內如何也能多開發多一些可能…
    或許還是要透過討論.公開而且透明的討論.不只是理念上,還包括操作面.CO4其實面臨很大的考驗,因為CO2的關係.或許從兩次展覽中就能提供些什麼東西讓我們再去思考—好比佈展方式…

  27. 忘了說,季璁,你看的是佛洛依德的兒子的畫冊還是佛洛依德的啊?

  28. 季璁與Goya:
    據黃海鳴老師的說法是(這大概是去年十月的說法)
    CO4應該會發展成一個北中南巡迴性的展覽
    分散進行,不會同時集中在哪裡
    因此人數我覺得不是問題
    在場地的選擇他們會更加小心
    基本上我也同意美國文化中心是當時的最佳展場
    但是我覺得這是華山沒處理好所造成的印象
    華山也可以是個很不錯的展場
    Goya講到水平儀
    想當時我也經歷過這一段啊(遙想狀)
    我是很幸運的
    能夠在一進研究所就策展
    說實在得到太多很有經驗的人(一個同學目前是二十號倉庫策展經理)幫忙
    其實第一檔展覽遇到很多問題
    也實在犯了很多錯(真不曉得林平老師怎麼忍的住)
    不過那真的幫我累積了很多經驗
    如果要說我從裡面學到什麼的話
    除了概念思考可以大致分成幾項
    我覺得策展人一定必須具備的
    資料庫,爭取資源的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
    後面三項是理所當然
    我想談一下資料庫
    資料庫是策展人王品驊告訴我的概念
    關於藝術家的檔案,創作歷程這些策展人平時就要不斷累積
    才能在臨時面臨要策展的時候
    不會失去廣度跟深度
    我覺得台灣策展貧乏的原因
    如果要以策展人來探討的話
    這一項必須要去思考
    也是我目前最積極進行的事
    至於我們所上
    策展還是歸在藝術行政裡面
    不過我們研二有”展覽規劃與教育”
    應該算是專門策展課

  29. to Juan:
    sorry拖了兩三天才回你的留言,因為感冒嚴重發作,頭昏腦脹.
    你提到:
    >>我覺得策展人一定必須具備的
    >>資料庫,爭取資源的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
    >>後面三項是理所當然
    >>我想談一下資料庫
    >>資料庫是策展人王品驊告訴我的概念
    >>關於藝術家的檔案,創作歷程這些策展人平時就要不斷累積
    >>才能在臨時面臨要策展的時候
    >>不會失去廣度跟深度
    Juan說的一點都沒錯. 這也正是我目前想努力的方向. 雖然我想整理資料並不是為了策展,但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資料庫和真的有能力讓”資料分享”的平台,我覺得是目前藝術環境中非常缺乏的.
    就資料庫本身而言,我一直在想有什麼”工具”是能夠幫助資料達到靈活,流動而不只是一個死的機制,甚至於資料的累積如果有一個很好的平台,會結省大家很多時間. 比如我們同樣都需要CO2的資料,每個人都自己去從零找起似乎不太有效率, 如果有個機制和平台是有累積性的和開放性的,那研究者不就如虎添翼…
    目前我覺得Blog機制最適合做這個平台的工具,甚至是wiki這種共筆系統,最能發揮資料庫的能力. 現在應該跨出那種自己關在家裡收集CV,DM之類零碎資料的階段了,但首先是要有一個觀念: 資料是共有的資產.
    如果回到策展人的角度,我也在想,現在要做策展人真是很難啊,就算你有過人的精力可以24小時不睡覺,那麼你究竟可以看到世界上多少藝術家?能看到多少作品?其實大家看到的都不過鳳毛麟角.這個時候資料庫的建立就更需要有方法了.或者策展者自己要很清楚當下所關注的方向為何.
    至於其管理和溝通…未來要朝團隊合作可能比較實際一點.好比說我寫文章可以,但很不會說話.彼得杜拉克談過一種”派工”管理模式(有點像free lance或外包機制),很有趣,好比說,你的公司缺一個CEO,派工公司就會派給你一個專業的CEO.我就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如果藝術機制裡是無法養得起舉多固定職位的專業人員,那麼有沒有這種專業”外部化”的可能…或者,當一個展覽要策劃時,一個team可以怎麼樣地組成,他們也可以不斷累積經驗…專業人材才會真的出現.
    我亂想亂寫至此,也許juan可以再分享一下目前學院裡所教的方法,或有什麼做法可以提供出來討論?

  30. 對了,blog目前為止用在我個人網頁上,好像沒有發揮它完全的功能,wiki我只知道它的概念,但不會用(我是電腦麻瓜呀),juan和季璁說不定會有興趣瞭解看看?

  31. 谢谢台湾朋友对老栗和廖雯的关心。
    廖雯去美国做访谈,本来是是想做一个专题的研究:60-70年代中国妇女解放和美国女权主义运动中女性艺术的的比较,美国的访谈只是一半的工作,大陆部分由于种种原因一种未能做。从美国回来廖就怀了孩子,为了给基金会一个答复,她在整个怀孕期间写了这本访谈录,可能很仓促,不是一本学术的书,但这种咨询对大陆艺术家很有价值,希望台湾艺术家可以理解。

  32. to 扣子
    謝謝你提供的訊息,希望廖雯一切順利,她應該已經生了吧?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