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藝術中心(Western Front:全溫哥華最前衛的藝術陣地)明天有個活動:Art’s Birthday。這是個和歐洲幾個城市加上日本東京的零時差聲音藝術表演活動。這個活動是紀念福魯克索斯法國大將Robert Filliou 1963年提出的「藝術誕生日」理論:「一百萬年前,根本沒有藝術,但是有一天,嚴格說來是一月十七日,藝術誕生了。根據Filliou的說法:從有個人將一塊乾海綿掉到一桶水裡而開始。」
Art’s Birthday is an annual event first proposed in 1963 by French artist Robert Filliou. He suggested that 1,000,000 years ago, there was no art. But one day, on the 17th of January to be precise, Art was born. According to Filliou, it happened when someone dropped a dry sponge into a bucket of water. Modest beginnings, but look at us now.
Filliou proposed a public holiday to celebrate the presence of art in our lives. In recent years, the idea has been taken up by a loose network of artists and friends around the world.
這個活動是以歐洲為主要基地的「鬆散式全球藝術網絡活動」,歐洲之外地區的外圍藝術家逐年加入,溫哥華這個地方會成為其中積極的參與者有其原因,西線藝術中心可說是70年代接收福魯克索斯浪潮最大影響的地區之一,和本地嬉皮浪潮有深刻的交互關係。西線藝術中心一直是體現這兩種精神的北美西北岸堡壘:公社自治傳統(後來轉型為非營利藝術單位)、實驗聲音和視覺藝術…等等,其中兩位元老Eric Metcalfe和Hank Bull從70年代開始從事表演、郵件藝術和廣播藝術,我覺得像是那時候某種「全球藝術」的做法—只是那時候還沒有「全球化」這個熱門名詞。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並發展至今,Art’s Birthday活動維期三天,主要內容為零時差電傳藝術及表演(有的譯為電子交互藝術 Telecommunication-Art),其中以線上串流(online streaming)、感應裝置、軟體、機械裝置為媒體參與不同地點的同步表演。西線藝術中心以Scrambled Bites這個發展了一年的計劃參與,其中運用Scrambler為主要工具(用於連接不同藝術家作品的伺服器,播送來自不同輸入端和感應器的資料),加上一種Java applet 系統將資訊流影像化。
參與藝術家介紹
不知道其他地方怎麼樣,溫哥華藝術家在搞這些活動的時候都挺搞笑的(一方面有Fluxus傳統,一方面是這裡人的特質),往往看這些個活動時我都會發笑。因為他們好像在演喜劇,明天Hank又要表演他的拿手鋼琴,還沒看就已經笑出來。溫哥華的實驗聲音藝術還是挺有「原音」傳統(可參考這個網站Vancouver New Music),隨著時代和器材的進步,他們也會加進一些電子設備,不過本地特有的「無哩頭」氣質我覺得是其他地方望塵莫及的。
明天看完後再來繼續報告。
i am waiting…………
dear Lara,結果當天拍的照片不很成功…只有一兩張還可以,再貼上來分享!
一個朋友因為幫別人畢製作品配樂
而有機會2月到德國參加柏林影展
聽說有一堆玩聲響的交流
真是羨慕啊~~~我會叫他一定要多看也多寫
溫哥華的art scene,好遙遠啊。有沒有推薦的參考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