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獨立策展人"徐文瑞":http://www.ncafroc.org.tw/curator/waywardeconomy/waywardeconomy.html在「"嘛也通:非常經濟實驗室":http://www.ncafroc.org.tw/curator/waywardeconomy/idea.html」(和瑪蘭‧李西特Maren Richter共同策劃)展出之策展論述中所言:自從千禧年以來,政治和社會性議題為題材的作品,大量進入全球性的當代藝術展覽中。這不僅意味著某一群當代藝術家所關注的議題緊扣著政治社會的現象及發展,而策展人的角色也由美學內容、形式的專業範疇跨向政治領域、哲學、文化研究、社會學,甚至是經濟學。而「非常經濟實驗室」展覽所提出的是一個跨領域的計劃,它並不將展品內容局限在「藝術家的創作」,而試圖呈現"不同領域的工作者":http://www.ncafroc.org.tw/curator/waywardeconomy/artist.html(如藝術家、社會運動者、網路運動者…等)如何地「反省、介入、抵抗、顛覆、或研究我們當代人的經濟生活。」(參閱策展論述:<今藝術>2005.2)這個展覽並非只是想關注主流或非主流經濟學的發展,而是希望透過藝術的語言、或將經濟相關的介入行動提升為藝術內容,運用至展覽平台中,以對當下多面向經濟運作的瞭解為切入點,觀察並以此得到不同的對於生活、文化的省思和批判空間。
以探討經濟模式進而呈現出不同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內涵為展出內容,必然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有緊密的關係,”展覽中的作品”:http://www.ncafroc.org.tw/curator/waywardeconomy/works.html數量不多,基本上可以分為幾個交互參照的面向:
策展人以「非常經濟」(wayward economy)來概括這些不同的文本和龐雜的脈絡,以「有別於主流經濟模式、對抗其支配性」為一致性,使各文本之間產生對話關係。一如策展論述中所提及,這些被挑選而展出的「例子」有別於「所謂的非正式經濟或影子經濟」,而策展人將這些內容並置於展場中,有兩個較為明確的討論方向:這些作品或是呈現一種悖於全球化經濟模式的「在地經濟」,它們通常與地方的文化特性與背景相關;另一類則是以不同的經濟模式作為對抗主流的行動。甚至,這檔展覽的部份內容更進一步碰觸了「自由文化」(free culture)的概念以及其與經濟之間的關係。雖然策展人只以「經濟」為名,也並不是以純經濟學的角度談論市場供需及產銷運作,而是以社會學的角度檢視、或試圖突顯出主流經濟型態與生活文化之間產生的矛盾與不公,甚至使觀者注視到生活中的其他面向:階級差異、性別歧視、第三世界所處的後殖民情境…等。
以物質文明為主導的時代裡,即使是文化的傳播也脫離不了資本和市場的運作邏輯,這使得所謂「文化共享及其獨特性」的更多可能性受到壓抑和排擠。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批判的「文化工業」對大眾生活與藝術本質所造成的威脅,在鄭淑麗的作品中被間接地提示出來。作品表面上鼓勵盜版,實則也同時挑戰著文化被支配和消費的過程。mp3技術的出現,動搖了主流唱片工業謀利的基礎,美國錄音師公會曾告發免費下載者,企圖阻止mp3在網際網路上的「非法」流傳。這一波阻制行動瞬間在全球漫延開來,也因而引起了全球關於資訊、網際網路、文化流通、共享觀念的爭論。軟體工業對抗所謂的「盜版」早有其傳統並且在資本主義的運作之下已經非常熟練,然而mp3的技術突破瞬間將這其中的矛盾擴大並全球化,傳統的經濟模式在難以抵抗之下以拙劣的處理方式試圖挽回其利益,也進而暴露了主流經濟一直以來在掌控文化資源之流通上所能得到的利益有多麼龐大。
這一波文化與經濟革命依附在數位技術與資訊流通的媒介上,一如經濟全球化也是依靠掌握資訊與速度為競爭的優勢,如今誰越能掌握資訊、技術與速度,便越快進入經濟體的核心。數位技術加速了跨國經濟的發展,將世界各地區統合在巨大的單一體系和規格之內。和鄭淑麗的作品概念上類似,<RE-CODE.COM>以駭客式的行為,直接利用當代經濟體系對數位技術的依賴來破壞現有的經濟體制,它們提供消費者自訂價格的商品條碼,反過來控制商品的價值。在展場中,這樣的作品提供了顛覆現有體制的想法與實踐方式,進而探討所謂的平衡的社會機會之議題。另一個交叉對照的例子是針對數位內容,對現有僵化的智慧財產權提出另一種思考和行動的”Creative Commons”:http://www.creativecommons.org.tw/(創意公用授權條款,簡稱CC,展場裡陳列相關文宣品),這看似只是「插花」的「展品/文宣品」,為「自由文化」這個面向提供了另一種視野。
創意公用授權條款的發起人之一,也是推動自由文化的學者”勞倫斯.萊辛(Lawrence Lessig)”:http://www.lessig.org/blog/在其著作「”自由文化:媒體鉅子如何利用科技和法律來閉鎖文化和控制創意”:http://www.socialbrain.org/freeculture/?p=freeculture」(Free Culture:How Big Media Uses Technology and the Law to Lock Down Culture and Control Creativity,這本書在網路上以網友共筆共享的方式已翻譯成中文,並也得到萊辛教授的許可並作為推動「自由文化」的一個範例,www.socialbrain.org/freeculture/)中談到自由文化所要推動的改革,是針對資本主義制度之下所形成之制度與法律(特別是智慧財產、著作權)對文化與創意的傳播所造成的局限,CC則是針對數位內容著作權的條款(目前網路上的部落格 (blog)多已經使用這個條款)。這份文件在展場中的意義不僅是提供另一種對於文化創意的傳播方案,它所代表的一種行動:不反對資本主義,但對資本主義所造成的惡果提出另一種解決之道。自由文化的行動並非「共產烏托邦」,而是為「共享」和權力(壟斷)之間界定出更好的條件。
展覽的另外一個面向關注有別於跨國經濟產業的「在地經濟」。這些地方性產業的發生與當地的特殊社會背景、都市化與現代化進程不一、城鄉落差有關係。適應孟買都會混亂交通的便當快遞系統、台灣的檳榔癱文化、異國文化的輸出與引進…,我們可以藉此聯想到更多這類的產業:例如零時差的資料庫整理或翻譯作業,第一世界國家將這些冗雜的勞力工作以電訊技術和低廉的價格發包到地球的另一端(如印度)。這些受到經濟全球化間接影響的地方性產業,反映了殖民時代以來跨國經濟的支配與排擠特性,也反映了在地社會文化與經濟淪為附屬的、或被排拒在主流經濟之外的邊緣產業的事實。它們碎散地處在經濟主體的外圍、更可能逐漸失去與全球體系的聯結而成為隨時被遺落和遺忘在「時間與科技之政治」的經濟世界之外。這個部份的提出,是對於讚頌高科技電傳工業對整合單一經濟世界之進展的另一面的注目,一如維希留(Paul Virilio)所提出的:被全球性所囊括在內的成為「內部」,而「地方性」則淪為「外部」,這樣的現況與文化情境說明了何以今日「果核從此不在水果裡面,是在水果外面」(引自「消失的美學」,保羅.維希留,揚智出版,p.11)的各地地方產業之生成與衰落的命運。
主流的與非主流的兩相對照,或可以刺激新的省思與認知,讓觀者瞭解到自身所在的生活的整體樣貌。而Big Hope的<共享大富翁>像是輕鬆的調節劑,以遊戲的方式提供參與者更多思考空間和實踐方式,如以勞力交換取代金錢交換和提倡分享的經驗。和<RE-CODE.COM>相較,比較沒有對體制的攻擊性,但卻可以作為對個體的一種再教育的方式。
「嘛也通:非常經濟實驗室」可說是近來頗讓人印象深刻且議題深入的策劃展。回頭檢視展覽本身,觀者會發現事實上許多作品並非傳統的「創作」。它們結合了不同形式的紀錄、行動、影像和文件。或更進一步推敲,這檔展覽對意圖將藝術與社會運動結合,或甚至將社會運動的理念不經轉換地直接呈現。由於這個特色及選件取向,展覽內容的流動性與議題性超越了期待中「藝術語言」的形式與內容。作品若缺少了藝術語言轉換,將會使得「藝術」自身所能訴說的部份顯得薄弱。這並不是想去界定當代藝術該有什麼樣的形式,或希望以舊有的觀賞經驗去評價展覽。若意圖將藝術和社會運動結合,其更大的意義是在走出了展場之後,對現實生活的實際轉變。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本展中的部份「作品」似乎缺少了唯有藝術語言所能傳遞的那個部份,因而也較缺乏能夠超越文字論述的張力與幽微之處,這在這次展覽的視覺和美學經驗上造成些許遺憾,但卻也不失為當代藝術中另一個值得被繼續討論的方向。
註: 詳細內容參見:www.creativecommons.org.tw。簡介:Creative Commons與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的國際合作計畫,免費提供社會大眾一組著作權授權條款,使大眾可以利用簡單的工具將自己的創作分享給全世界,同時更可以透過便利的搜尋引擎,在無垠的網際網路中,找到可以自由利用的創作素材。
「嘛也通:非常經濟實驗室」展出在大趨勢畫廊展至2.26日
延伸閱讀:
“Blogger與主流媒體的對抗”:http://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archives/17088.html
“全球化、公平貿易與星巴克”:http://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archives/8166.html#trackback
“SoundsandFury”:http://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