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手記, 閱讀

近日閱讀/雜思

1.
Jerry在日記中寫的讓人很有感覺:

主流經濟學背後的倫理觀則是從反面暗示一種拒絕弱者的人觀,或者應該說,是一種strong image of human beings;從這種貫穿許多看似中立的經濟分析背後的主流意識來看,care for the weak(濟弱扶傾)變成一種鼓勵懶惰、壓抑生產力的「不道德」,一種無用的柔情。現在全球經濟在毫無節制的新自由主義霸權實驗後終於再次全面崩盤,波及面太廣太大,或許也是那種從weak human beings的前提出發更平衡而溫柔的經濟學(或許也不需要bear「經濟學」之名)萌芽再生的契機,畢竟在這自由市場神話崩解的時刻下,誰都會意識到 being weak,不會只是懶惰、愚蠢少數的「他們」的事,而是大多數的「我們」的命運。

資本主義是一種隨時可以調整和能夠自我修正的奇怪東西,我這並非要去讚揚它,而是希望對這種姣猾的機制有更多的警覺或觀察,哈,為何對資本主義有這樣的情節,乃在於如今的人們受益其中也深受其害,單從個人的生活中來觀看而缺乏了集體的、更大面向理解自由市場的運作方式,會看不到某些市場的利益常是建立在對世界上另一群人的剝削和壓迫而來,甚至被剝削的人在資訊不平等的狀況下對自己的困境也難以得知和起身反抗,而資本的一方,或稱法人,則是個說不清摸不著的非自然人對象。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或反抗行動如何面對它現在的自我崩解和自我修正?這是接下來值得觀察的事情。推薦左翼歷史學者霍布斯邦的書「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其中雖以章節式地片段談論20世紀的帝國發展、民主形式、民族國家和恐怖主義等議題,但讀完之後對未來的幾個熱門的議題之間彼此牽動的關聯和消長,似乎勾劃出了一個初步的方向,例如只談民主形式,可能流於形式與概念,但若結合他談的兩、三個世紀來的民族國家形式的轉變與發展、以及自由市場與民族國家之間的關係與矛盾,也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以及能被繼續討論的方向。民主形式中,他還談論所謂「公開的叛亂」這回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用字,將民主社會裡的示威、抗議等字眼用「公開的叛亂」來談的一種檢視其「機制化」的史觀。另一點有趣的,是他將這些20世紀幾個重要的歷史發展與概念,結合地方現實來談所謂全球化,好比說,哥倫比亞的民主形式發展非常標準也最「按表操課」,但是這個國家內部真實狀況是亂得一蹋糊塗,為什麼?這也讓我們去思考台灣本地的狀況。這種結合地方現況的省思,我想是未來談論政治性議題時一個重要的向度,這一點,前輩陳界仁在談他的創作時十分強調。本屆台北雙年展在這些議題上拋出基進的觀點,但後續對新自由主義內部的自我崩解和轉化,以及如何從不同的在地現實發展出政治觀點,會是下一步工作與該推進的部份。
延伸閱讀:霍布斯邦看21世紀-by Fran私觀點


2.
今天早上在歐寧的blog上看到這篇:誰閱讀侯瀚如?。原因是侯瀚如的書〈On the Mid-Ground〉中文版快出版。這本書我書架上有,但之前都只有翻一翻,還沒有有系統的從頭到尾讀完。當時沒猶鬱就買下主要是我也對這位華人國際策展人的思路與國際臨場經驗頗感興趣。歐寧文章中已貼出一篇文章的中譯稿,有興趣可以連過去讀。他介紹這麼寫:

1990年移居法國後,侯瀚如逐漸轉用英文寫作。2002年,Robert Bernell為他出版了第一本英文文集On The Mid-Ground。閱讀此書的人當然只限於英語讀者,他們可能是:美術館裡擔心被炒掉的人(想看看獨立策展人如何搶掉了他們的飯碗),藝術史學生(想學習如何成為策展人),他的仇敵(想看看他的英文是否很爛),傳染上中國當代藝術狂熱病的人(想在發言或寫作中引用以顯示對中國的熟悉)……在中文的語境下,侯瀚如很少談及他的思想,每次回到中國他都被眾多藝術家簇擁著,不是在飯桌上就是在酒吧裡。我好奇他的寫作,在給他做完這本書的設計後,陸續找人把他的文章譯成中文在雜誌上發表,最後決定想辦法出個中文版。關於此書,遲一些我會寫篇專文,這裡我先發上一篇李如一的最新譯稿───在低迷的市聲中閱讀侯瀚如,也許正當其時。

對於一個獨立策展人,策展對文化觀察的思路脈絡與臨場經驗常是很水生火熱,這也是所謂在最前線「打仗」和在大後方寫「評論」有著天地之別的原因。侯瀚如的國際經驗能給予我們一些歷史進程與實務經驗上的借鏡,僅管他策的展覽也曾被很多人批評,但他仍代表了一個時代,從九十年代開始至今的一段華人當代藝術走向國際開疆闢土的發展歷程。雖然我跟他不是太熟,或總是很短暫的打招呼擦身而過,但從他的展覽或個人身上散發出的影響力或後延力仍給我們這些晚進的後輩不少啟發,特別是在思及台灣當代藝術的邊緣位置與國際發展之時。
3.
在溫哥華機場買到近年來在國際文化界很「夯」的一本雜誌:Monocle。在飛機上翻了翻,果然頗有意思。嚴格說起來,它是一種新定位的「文化雜誌」,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你很難用「文化雜誌」、「設計雜誌」、「趨勢觀察雜誌」這樣單一的字眼來歸類它,它全都是,又有些流行性。它標榜對「全球事務」(Global Affairs)的觀察與討論,文字和內容份量比一般流行雜誌多且重,但又盡力使其不嚴肅。議題中包括政治、商業、設計、文化等你能想得到的面向。重點是:他們「開創」讀者應該要讀的議題,如環保、對科技的省思,對政治的批評、告訴讀者:「買名牌之外,你應該要知道這些事」,以此做到不過度媚俗,但又另一方面介紹世界頂尖的設計、飯店旅館等等這種一般消費性內容。對於這種混合物,編輯部算是十分有自信。它也是「時尚雜誌」,廣告盡是名牌,但封面看來像本論文,哈哈哈。總編輯是一位加拿大人記者出身的雜誌企業人士,曾服務於英國BBC,左手在採訪阿富汗戰事時被射傷,左手傷殘後創辦了全球知名時尚雜誌Wallpaper,90年代起即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好友Esther和我也將發起一份刊物,當然,實體規模和Monocle不能比,只有它的萬分之一。哈。但是概念上卻應多參考或學習。關於這份小刊物,等時機成熟再來詳加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