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篇稿子拖了好幾個月─不誇張,幾個月!遲遲未能完成。這期間,發生很多事困擾我的思緒讓我不斷覺得自己老是處在一種被生活趨使的「身不由己」的荒謬感中,也因而…老是提不起最後一把勁(希望這不是暗示了什麼)。如果只是將自己當作生產文字的機器,稿費也無法唯持生活,那麼一個寫手終究是在為了什麼而寫,長久以來改變了或累積了什麼?對這環境有丁點什麼幫助嗎?想想世界上其他有理想、有實踐力的人吧,他們如何在用生命與理想交換具體的改造和理念的落實。而我們大多數人只不過為了自己小小的生存感和慾望在做些瘋狂的事,如此而已。文字之虛無-我們既不是個懂得整理檔案的地方,也不反省歷史,對文字也多半抱著輕蔑的態度。也許可以再引一下南方朔的話:「知識分子在一切皆表演化的時代,已完全無能為力,除了他們面對媚俗而有所畏懼之外,更重要的,乃是在媒體時代,由於大量的訊息已淹沒了一切,他們由於知識的怠惰,已不能用更大的努力,由訊息之海中去尋找意義,並據以做出新的批判與反省。」
疲累感越來越嚴重,一方面感受時間的壓力,另一方面是自己懷疑的壓力。生活在一個系統裡面,這個系統的運轉是靠其中每一個人不間斷的生產,然而到了最後你不知道這樣的系統要將你帶往何處,而你卻已經很難停下來,因為系統需要你的能量以供應它運轉下去的能量(變科幻片了),於是便被消耗完畢。有時我們這個島生產過多的訊息、生產過多的講座、生產過多的活動……像個瘋人島,乃至於文字只成了為文字而存在、講座一場接一場直到你把精力耗盡卻「就只是talk無他」,活動也是這樣。或者我們都該從頭問自己做每一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而時間就這麼多而已。
訪談The Yes Men才不過上星期的事情卻感覺過了好久。這其間間雜著各種摸不著頭緒的事情接二連三,這感覺很不踏實。
Yes Men所想傳達給他的觀者、影迷和訪問者的事情其實只有一件,他們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用不同的語彙覆述和行動。也因而它們不只是在漫無目的的”Talk”,而是無所不用其極宣傳「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邏輯是什麼。我們如何脫離這無底洞的消耗系統和那些極端的謊言。」事實上,疏途同歸,在此還要大力推薦近日中譯本已出版的Naomi Klein的〈震撼主義〉,Yes Men和Naomi Klein是一群有著相同理念,但是在不同領域中努力的行動者。似乎美學、哲學、理論等等那些東西對他們這些在第一線的人來說毋寧太文謅謅也太慢了些,那些交給大後方的學者和藝評去吧。他們的心裡堅定且執著,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說回來往往我們缺的也是這種「把自己位置搞清楚」的能力,結果變成往往一下要做最前線的,一下又要做論述者,一下又要談談美學,一下又要談談哲學…,這才把自己搞得這麼忙亂失去陣腳。在每一個位置上的人都應該想清楚自己的職責是在哪一個層次。這也許跟台灣藝術環境不大,大家總是身兼多職有關係?亦或者,在野的也同時在朝,在朝的以為自己在野…有關。
anywayz,有時想想為何台灣藝術環境如此混亂?沒個方向與主軸?當然,我們缺乏宏觀的歷史意識、缺乏脈絡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可能是:大家都做太多事了!何不專心把一件事做好就好?哪怕要花三年五年?這導入另一種生存問題,但不是不可能。
真希望我們可以把事情減少一點,時間拉長一點。或許,該來推動「每日少接一件事、少一個case」運動!我現在手邊策展研究案該再投入多一點、專注一點、該好好想想承諾好的研究與訪談。其他要講座、評審、寫稿的…近期還是不要來找我吧!
延伸閱讀:逆轉三十年論戰的如椽大筆:Naomi Klein 《震撼主義》
一個多月前我們學校有安排一場yes men的講座,
其實都是談到些很practical的事.
尤其是怎樣安插進入電視台或他人講座顛覆實際企業的型式,
以及怎樣仿照紐約時報付諸印刷的報紙傳播,
利用在時代廣場散發讓世人疑假亂真的消息,
甚至是費用的報銷等等;
我想這些後製的實際面才是有心人想要付諸行動的重點.
我個人對於她們的操作模式能夠引起多少後續漣漪存有些許懷疑,
尤其在資本主義已經過度成熟的歐美,
這種媒體力量反噬的力道漸趨嬴弱,
眾人見怪不怪.
在她們極其期待那些龐大企業的控告卻未果可見一般.
但我想這種帶動唱的影響不只是之後,
而更是如jeph所說的起始甚或串連.
身為平面設計師,
我一直有所感觸地覺得藝術的確影響設計深遠,
但在這個消費重複性及資訊爆炸化的時代,
我認為,
設計的確能夠以更積極的角度改變這個世界.
對於那些事件或能產生改變人類行為的產物,
人的要求量更多更繁複也更深層;
不論是在虛擬或是實體的社群裡,
只要我想製造出被吸收的資訊或物件,
我都想要讓其散發能恆久保存的價值感或新鮮感,
而那也是我認定中設計的真諦.
台灣人有時太過於追求現階段的歷史定位,
而忽略個人人格對外呈現時的綜觀感受.
為何在國外時洋人總會起先問我們是否來自日本韓國甚至香港泰國,
就因為我們主體性的不確定與能見度的薄弱嗎?
我想不只是那麼單純的原因.
而是國家及個人品牌形象的模糊性始終游移,
在80年代,
要是台灣人在國外的話,
我想這種感受也許不會那麼強烈;
因為那確實是不分族群台灣最強勢的時代.
當然現在這也非一簇可及的事.
尤其網路削減了現實上國籍的認同與個別差異,
只是每個個人要是都無法有個一致目標性的想法想要重塑這個島國的形象的話,
那這再造工程就得等待經年累月了…
anyway, 祝好:)
一個多月前我們學校有安排一場yes men的講座,
其實都是談到些很practical的事.
尤其是怎樣安插進入電視台或他人講座顛覆實際企業的型式,
以及怎樣仿照紐約時報付諸印刷的報紙傳播,
利用在時代廣場散發讓世人疑假亂真的消息,
甚至是費用的報銷等等;
我想這些後製的實際面才是有心人想要付諸行動的重點.
我個人對於她們的操作模式能夠引起多少後續漣漪存有些許懷疑,
尤其在資本主義已經過度成熟的歐美,
這種媒體力量反噬的力道漸趨嬴弱,
眾人見怪不怪.
在她們極其期待那些龐大企業的控告卻未果可見一般.
但我想這種帶動唱的影響不只是之後,
而更是如jeph所說的起始甚或串連.
身為平面設計師,
我一直有所感觸地覺得藝術的確影響設計深遠,
但在這個消費重複性及資訊爆炸化的時代,
我認為,
設計的確能夠以更積極的角度改變這個世界.
對於那些事件或能產生改變人類行為的產物,
人的要求量更多更繁複也更深層;
不論是在虛擬或是實體的社群裡,
只要我想製造出被吸收的資訊或物件,
我都想要讓其散發能恆久保存的價值感或新鮮感,
而那也是我認定中設計的真諦.
台灣人有時太過於追求現階段的歷史定位,
而忽略個人人格對外呈現時的綜觀感受.
為何在國外時洋人總會起先問我們是否來自日本韓國甚至香港泰國,
就因為我們主體性的不確定與能見度的薄弱嗎?
我想不只是那麼單純的原因.
而是國家及個人品牌形象的模糊性始終游移,
在80年代,
要是台灣人在國外的話,
我想這種感受也許不會那麼強烈;
因為那確實是不分族群台灣最強勢的時代.
當然現在這也非一簇可及的事.
尤其網路削減了現實上國籍的認同與個別差異,
只是每個個人要是都無法有個一致目標性的想法想要重塑這個島國的形象的話,
那這再造工程就得等待經年累月了…
anyway,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