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化, 閱讀

搖頭花


這本書,我們等了三年。就在2002年羅悅全譯的”《迷幻異域》”: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27047出版的那段時間,對於台灣藥物文化有所接觸的人或多或少都在網路流傳下,看過大小D的報台(明日報新聞台),內容談論同志生活與藥物經驗的直接不說,他們文字中有種天真的誠懇:「為什麼有人就這樣把它寫出來了?」相較於我們這些平日總要顧東及西咬文嚼字拿筆桿的寫手,他們的坦率放筆的「態度」是我們所羨慕的和學習的。這是為什麼這本書吸引人的第一個理由。再者,台灣還沒有哪一本書如此大膽地披露藥物文化與同志文化,著實讓我們得以以近距離瞭解這個社會上(被道德價值觀所邊緣化的)某群人的喜怒哀樂悲歡情愁。如果用一種接受的態度來看待這本書,這其實是一本能夠拓展我們感知與社會觀的書籍。
我喜歡他們的筆法,坦率中處處充滿笑點,自嘲嘲人的「酸味」裡道出許多人們共有的感受。作為社會上邊緣族群,他們其實並不真的忿世忌俗或悲春傷秋,倒是用一種頗為豁達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中的點滴和不可避免的無奈,那歡樂中隱隱流露的苦澀總是「打中」了讀者心底的什麼(如果我們誠實面對自己)。因為這幾個原因,我很期待這本書的出版,2002年左右正是台灣搖頭風潮被掃蕩最厲的時候,在商周何穎怡的力保之下,仍然從付梓印刷的前一刻被抽了回來,這一等,過了三年,但也無論如何我們終於看到它出版了,從2002到2005年,再回頭看”《搖頭花》”:http://www.eflower.cc系列文章,倒是更給予了我們某種回顧式的視野,看看這三年來我們是否有所不同,而藥物文化的探討在近兩三年又是否更往前推進,這些都值得如同我們關心這些議題的讀者繼續去追尋。然而讀這本書,就如<搖頭花>中”羅悅全所寫的導讀”: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005506.html裡所說的:

「若不放下自以為是的有色道德眼鏡,我們將什麼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