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新聞報導已經完全地Local化(亂倫、神棍、地方奇聞可以報上一整天),幾乎看不到什麼國際新聞。近日發生的丹麥漫畫事件,描繪先知穆罕默德而引發穆斯林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對立,在新聞上總是大概兩分鐘不到帶過。在台灣,資訊很封閉,這樣的事情如何關係到文化的討論?
在這樣的封閉之中,要拓展文化議題的視野異常困難。就策展來說,一如我們常常在講的:「策展人需要怎麼樣的視野?」顯然策展者需要有所自覺,台灣的環境並無法提供較為開闊的資訊渠道,這和媒體有關係、和語言限制有關係,也和在地的知識/資訊生產模式有關係。當代的策展人,很難脫離對於當代現實的探討這個路徑,我往往有感,若非策展人積極地在國際上走動或建立起某種資訊系統,只仰賴在地現的有限資訊,將會與「國際」脫勾的很厲害。這或許是許多地方會面臨的同樣問題,但作為策展者,恐怕都要面對。
「脫勾」的意思並非我們活在什麼恐龍時代,而是面對同樣的文化議題時,我們與其他人的落差很大,這種落差,反應在我們對世界、對藝術的想像力和應對上,對議題的探討能力上。也因此,我們得承認自己在議題的發展能力上比較「慢」,而創作者面對的也是如此。僅管事情有很多因素交織而成,但作為自我警覺的一個面向,開發出資訊與議題的空間可能性,還是有賴於建立一套寬廣且有效的資訊管道。在這個方面,需要一種「功夫」,而不是策略(在某些情境下,我對這個詞很感冒),它需要長期的觀察和累積,和方法。若說策展學包括什麼,是眾說紛云的事,有人喜談實務,有人喜談策略,而我想的,那便是從底部做起-要練一套吸收和消化資訊的方式吧(在台灣更是需要),無法只仰賴既有的媒體少數資訊,如今,只有網際網路能夠給予幫助,卻還是不全然足夠。
這是我自己在摸索和學習的。
看到這個真是感同身受,台灣的樂團環境也是如此,全然不知國外的音樂環境有多麼競爭,樂團竟只會抱怨環境!遇到困難誰都對不起他們,卻不問自己的能耐到底有多少,表演做的好嗎?行銷自己的工夫做了嗎?
台灣的觀眾其實也是,習慣低水平的現場演出品質,還停留在看明星的簽唱會階段,也難怪對聲音的要求僅停留在低取樣率的mp3。
如果不是去了一趟日本聽過他們的聲音,我恐怕也一樣永遠不會知道我們距離他們有多遠,又我們距離歐美有多遠?我想我也有必要去看一看。
而資訊,更是另外一個一直讓我感到無限焦慮的事,每次國外樂團來,我都會有好多好多感觸。
其實在美國我也只有一分鐘的新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