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鄭淑麗在伊通公園的個展〈K〉,想到Sex, God+Mondy這首歌。這是一個不太知名的紐約二人組樂團Neulander唱的。以前BBC Radio1的剝皮爺爺(John Peel)放過他們的曲子才得知。德國口音的女主唱唱著:I think about Sex, I think about God, I am thinking about MONEY…。一直重覆這句話,所以我對這首歌印象深刻,也很喜歡它的旋律。無聊的時候會哼一下,昨晚K計劃讓我靈光一現,覺得改成 I think about Sex, I think about Art, I am thinking about Money…不錯:我想著性、我想著藝術,我還想著錢錢錢…eh…pretty much the same way。=D
鄭淑麗的創作都與運用網路、探討虛擬世界有關,近年的作品還跟龐大無形的資金流、經濟運作有關。她嘗試在物質、想像(藝術)、虛擬的系統之間做一些轉換,透過這些轉換,突顯了人類當今的「經濟價值」與物質生活之間的關係,也突顯了人類「價值創造」的多種認定所造成的落差。傳統的價值來自於勞動、來自於需求的換算方式,到了位元組的世界裡,該如何被換算?位元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之間,又如何交會出各種可被認定的價值體系?鄭淑麗在2003威尼斯雙年展中的〈大蒜元〉、<派樂西王國:燒!燒!燒!>,到伊通的〈K〉,也都是在0與1和真實世界中的交互作用中尋求價值的界定可能和可能的運作方式。
另一個有趣而且發生在現實之中的,是一直以來Blog界一直有流行一種玩法,如Blogshare,Blogger可以用點閱率和聯結率來換算自己的Blog的價值。它像股票一樣,越多人建立你的Blog的聯結,你的Blog股價會越高。這也可以透過炒作的方式來進行。也是一種人氣度的換算方式。另一種是數據化的「影響力」,如:Bloginfluence,計算公式的參數是 [(blog+文章數+反向連結數) + (bloglines訂閱數* 2)] * 1+(GooglePR值/10) 。計算完後,你可以把一段script 貼在blog上召告世人。不過這些和藝術創作的意圖無關。
對於網路藝術的討論其實不多。或者運用網路對於創作者來說存在著技術上的瓶頸,需有藝術家和工程師的配合。鄭淑麗的<派樂西王國:燒!燒!燒!>其實不單只是關於網路文化,還包括了透過網路生態的轉變如何影響到現實的生活層面。在徐文瑞策劃的〈非常經濟實驗室〉中的另一件作品:<RE-CODE.COM>,「以駭客式的破壞行為介入市場機制,鼓勵使用者在其網站上尋找他們想購買商品的合理價錢條碼,自行列印出來並到商店中貼在原商品上,以此來干擾現有的經濟體制」。它原本並不是一件藝術作品,而是一個網路行動,卻被挪用至藝術的領域之中。這兩件作品都有個特色:具有行動主義色彩。它「介入」生活,並試圖產生改變。這是網路藝術的類型之一。鄭淑麗98年,由古更漢美術館所投資的網路作品〈Brandon〉則是網路藝術中相當成功的model。因為它不只是展現了網路特質,還啟動了現實之中網路人口的參與。鄭淑麗的另一個展出在國美館,也許下星期有機會去看看。
六年前的一篇訪談:
遷移於真實與虛擬空間中的數位創作者-鄭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