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時間12月6日晚間泰納獎主辦單位泰德美術館宣佈今年的泰納獎由傑瑞米.戴勒甫獲獎,而傑瑞米.戴勒甫同時也是本屆臺北雙年展受邀展出的藝術家之一。
分類: 雙年展
訪談: 雙年展的制度
《典藏—今藝術》採訪歷屆雙年展台灣策展人, 以下是我的回答的全文. 這篇訪談報導將刊登於12月號雜誌上, 採訪者: 簡子傑
1. 先請您談談承接台北雙年展策展人的經過:如何受邀、與國外策展人或北美館的面談過程為何?再者,也請您談在與國外策展人的合作過程中,此間北美館扮演的角色?
主要是由美術館通知後再與國外策展人面談,當時對芭芭拉‧范黛琳所初步構想的主題有某程度的溝通與共識,於是決定共同來做這件事。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我是由她所挑選,因為她不只跟我一個人談,她談完了之後才決定和誰合作,在此之前,美術館做過第一層過濾,再交由國外策展人決定。這個過程本身是可以提出檢討的,它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在壓縮的時間之內,國際策展人已被要求先提出「策展主題」,這使得面談及合作過程能夠直接進入重點。缺點是國內策展人需要去迎合這個主題,也就是說,如果今天另一位策展人不能即時切入這樣的主題,那麼他可能就失去機會,但這並不表示他不行,或國內策展人不足(我覺得這是一個迷思)。這個制度是需要反思,不能簡化它對國內藝術生態上所將產生的影響力。
在公平性上,在地策展人是站在比較像是需要「獲得國際策展人的青睞」的位置上,這不只是潛在主從關係的問題,還是我們自己設下的文化如何溝通的一種基礎和模式。
[轉載] 制度? 經費? 台北雙年展怎麼走下去?
2004台北雙年展雖然已開幕,但重重問題卻顯得暗潮洶湧;策展人之一鄭慧華和部分參展的台灣藝術家決定發起連署行動,要求文建會、台北市文化局和台北市立美術館共同正視台北雙年展的組織制度、經費和籌備時間窘迫等問題;「我們究竟要一個什麼樣的雙年展?該如何繼續走下去?」鄭慧華說,否則長此以往,大家擔心「雙年展就死了」。
遺失的策展論述
都市生活為一片資訊、影像和資本所累積形成的表相所全面覆蓋。這個巨大的表象在全球化潮流的加速推波助瀾下形成的社會奇觀(spectacle),以其自身向世界展現,並凌駕在個體生存的本質之上。世界新經濟瓦解了傳統國家的概念,其所形塑之壯闊的資訊都會網絡,深入了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媒介」覆蓋了生活的視野,在資本抽象化、資訊網絡化的文明魅影中,生存、實體的勞動感與個體差異性被遮去、疆界與距離模糊而扭曲,因而致使個人的生活喪失了方向,在這個巨大的網絡之外的角落「實相」和「特殊性」已從令人神迷的奇觀表相中被抽離、甚至在重重影像所堆疊和造成的視差中被輕易地抹除
我們如何面對現實—未出席台北雙年展開幕的說明
從台北市立美術館交付予我擔任2004台北雙年展策展人的任務開始,一個使命性的問題就不斷在我心中縈繞不去:「現階段,我們需要展現怎麼樣的區域性特質與國際定位的台北雙年展?如果台北雙年展是試圖將台灣當代藝術發展推上國際文化平台的前導與相互對話的指標,那麼本地策展人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及背負什麼樣的責任?」這個問題緊緊地關係著展覽過程的每一個決定、展覽產生的效應、我們所期待的種種回應,以及如何在既有的框架與制度下,突破現階段我們在本地與全球文化競爭中所面臨的困難。換句話說,在台北雙年展已有三屆歷史的「雙策展人」制中,我並不將個人的身份侷限為只是與國際策展人共同合作與共同發展一個展覽的概念而已,更進一步,希望從這樣的合作關係與彼此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出我們自身文化主體的觀點,甚至產生提出「問題與議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