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藝術家

策展手記, 藝術家

[筆記] Anri Sala

Anri Sala有幾件作品是以語言為主,其中一件是他和他母親的訪談,其中包括他母親在七十年代,還是個共產主義基進份子時做的演說,但影片中,Anri Sala將最初他母親的演講聲音消掉,以製作影片當下他和他母親的對談置入,談當年的時代背景、她當年的演說內容等等。用一種當下介入的方式回視當年的情境和對當年的「言語」做當代的詮釋。對Anri Sala而言,語言的意義具有相對性,不同的時代氛圍、不同的情境之下,產生出不同的詮釋空間和演化的意義。

次文化, 藝術家

次文化影像(2): 續談Vice與雜誌攝影Ryan McGinley

續談對次文化影像的一些想法。昨天寫vice雜誌時所想說的「次文化影像的美學」:雜誌中看來凌亂、不雅、生活雜碎式的片片段段,是從「攝影者與被攝影者之間所建立的另一種關係」來看,而不是它所呈現出來的「形式」。什麼樣的攝影者與被攝影者「關係」,可以製造出這種較為「沒有距離感」的呈現?當一位被攝影者在被拍攝時,與攝影師之間都有一種潛在的相對位置與「對立」關係。

次文化, 藝術家

拜訪廢墟和「解世代」行動

Bbrother使勁拉開一片圍繞在「廢墟」邊緣的鐵皮,開了一個窄縫。繞過緊挨著鐵皮圍牆停靠的車子,他示意我從那裡爬進去。鑽過鐵皮圍牆,邊撥開半個人高的雜草堆前進,恍如一瞬間從城市運轉的航道中脫離;廢墟裡的景象:荒煙蔓草、破敗腐壞的屋舍、散置滿地的垃圾(那些曾經依附在生活中的物件:衣服、鞋子、家俱、…),就像波特萊爾所寫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成了寓言。」